针线、布、棉花、艾草、薄荷、流苏、粽子船、音乐......
没错!这是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专场心理活动。
6月3日、6月6日下午,初一、初二学生以及学校老师齐聚一堂,近100名师生共同参与了“粽情香愈”为主题的端午心理DIY工坊。本次活动是一场融合知识竞赛与手工DIY香囊制作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盛宴,旨在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,发挥传统文化怡情养志的作用,通过参与有趣的香囊制作,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,享受制作过程带来的“心流体验”,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,保持积极的心态。

知识竞赛:文化传承与认知
本次活动以端午知识竞赛拉开了序幕,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、习俗和食俗,同学们热情高涨,纷纷举手抢答,不仅展现了他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,还营造了温暖、开放、活跃的活动氛围。

制作香囊:感受传统文化韵味
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重要饰物,具有避邪驱瘟、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。
心理DIY工坊活动正式开始,在心理社工和助教老师的指导下,同学们开始穿针引线,将两片布料仔细缝合在一起,留出一小口用于填充香料,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格外用心,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同学们相互交流、互相帮助,一个个色彩斑斓、香气四溢的香囊在同学们的巧手中诞生了。
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时,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满足和自豪的笑容,分享自己的作品,纷纷表示收获颇丰,不仅学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,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。同时,在实践中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。心理组教研组长彭宇老师表示,我们希望通过亲手制作香囊的活动,让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学习到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、去关爱他人,传递出对家人、朋友和老师的祝福和关爱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心理组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,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,在互动中相互学习、互帮互助、交流经验,促进情感表达和沟通,缓解压力和焦虑,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。